精馏是化工生产操作的重要步骤,是产物提纯的主要方式之一。学习精馏知识对化工操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内容为收集的精馏基本知识。
1、作甚相和相平衡:答:相就是指在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匀称部门,差别相之间往往有一个相界面,把差别的相划分开。系统中相数的几多与物质的数量无关。如水和冰混淆在一起,水为液相,冰为固相。
一般情况下,物料在精馏塔内是气、液两相。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如果物料系统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物料在各相的相对量以及物料中各组分在各个相中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我们称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时,物质还是在不停地运动,可是,各个相的量和各组分在各项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当条件改变时,将建设起新的相平衡,因此相平衡是运动的、相对的,而不是静止的、绝对的。
好比:在精馏系统中,精馏塔板上温度较高的气体和温度较低的液体相互接触时,要举行传热、传质,其效果是气体部门冷凝,形成的液相中高沸点组分的浓度不停增加。塔板上的液体部门气化,形成的气相中低沸点组分的浓度不停增加。可是这个传热、传质历程并不是无止境的,当气液两相到达平衡时,其各组分的两相的组成就不再随时间变化了。
2、作甚饱和蒸汽压?答:在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汽所发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汽压,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众所周知,放在杯子里的水,会因不停蒸发变得愈来愈少。如果把纯水放在一个密闭容器里,并抽走上方的空气,当水不停蒸发时,水面上方气相的压力,即水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就不停增加。可是,当温度一定时,气相压力最中将稳定在一个牢固的数值上,这时的压力称为水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应当注意的是,当气相压力的数值到达饱和蒸汽压力的数值是,液相的水分子仍然不停地气化,气相中的水分子也不停地冷凝成液体,只是由于水的气化速度即是水蒸汽的冷凝速度,液体量才没有淘汰,气体量也没有增加,气体和液体到达平衡状态。所以,液态纯物质蒸汽所具有的压力为其饱和蒸汽压时,气液两相即到达了相平衡。
3、作甚精馏,精馏的原理是什么?答:把液体混淆物举行多次部门汽化,同时又把发生的蒸汽多次部门冷凝,使混淆物分散为所要求组分的操作历程称为精馏。为什么把液体混淆物举行多次部门汽化同时又多次部门冷凝,就能分散为纯或比力纯的组分呢?对于一次汽化,冷凝来说,由于液体混淆物中所含的组分的沸点差别,当其在一定温度下部门汽化时,因低沸点物易于气化,故它在气相中的浓度较液相高,而液相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这就改变了气液两相的组成。
当对部门汽化所得蒸汽举行部门冷凝时,因高沸点物易于冷凝,使冷凝液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而为冷凝气中低沸点物的浓度比冷凝液中要高。这样经由一次部门汽化和部门冷凝,使混淆液通过各组分浓度的改变获得了开端分散。如果多次的这样举行下去,将最终在液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高沸点的组分,在气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低沸点的组分。由此可见,多次部门汽化和多次部门冷凝同时举行,就可以将混淆物分散为纯或比力纯的组分。
液体气化要吸收热量,气体冷凝要放出热量。为了合理的使用热量,我们可以把气体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供应液体气化时使用,也就是使气液两相直接接触,在传热同时举行传质。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实践中,这种多次部门汽化陪同多次部门冷凝的历程是逆流作用的板式设备中举行的。所谓逆流,就是因液体受热而发生的温度较高的气体,自下而上地同塔顶因冷凝而发生的温度较低的回流液体(富含低沸点组分)作逆向流动。塔内所发生的传热传质历程如下1)气液两相举行热的交流,使用部门汽化所得气体混淆物中的热来加热部门冷凝所得的液体混淆物;2)气液两相在热交流的同时举行质的交流。
温度较低的液体混淆物被温度较高的气体混淆物加热二部门汽化。此时,因挥发能力的差异(低沸点物挥发能力强,高沸点物挥发能力差),低沸点物比高沸点物挥发多,效果体现为低沸点组分从液相转为气相,气相中易挥发组分增浓;同理,温度较高的气相混淆物,因加热了温度较低的液体混淆物,而使自己部门冷凝,同样因为挥发能力的差异,使高沸点组分从气相转为液相,液相中难挥发组分增浓。精馏塔是由若干塔板组成的,塔的最上部称为塔顶,塔的最下部称为塔釜。
塔内的一块塔盘只举行一次部门汽化和部门冷凝,塔盘数愈多,部门汽化和部门冷凝的次数愈多,分散效果愈好。通过整个精馏历程,最终由塔顶获得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塔釜获得的基本上是难挥发的组分。简朴的精馏示意图4、什么是露点?答:把气体混淆物在压力稳定的条件下降温冷却,当冷却到某一温度时,发生的第一个微小的液滴,此温度叫做该混淆物在指定压力下的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处于露点温度下的气体称为饱和气体。从精馏塔顶蒸出的气体温度,就是处在露点温度下。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个野地不是纯组分,塔时露点温度下与气相平衡的液相,其组成有相平衡关系决议。
由此可见,差别组成的气体混淆物,塔的露点是差别的。5、什么是泡点?答:液体混淆物在一定压力下加热到某一温度时,液体中泛起的第一个很小的气泡,即刚开始沸腾时的温度叫该液体在指定压力下的泡点温度,简称泡点。
处于泡点温度下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即精馏塔的釜温温度。应该说明,这第一个很小的气泡,也不是纯组分,它的组成也是有相平衡关系决议的。
6、什么是沸点?答:当纯液体物质的饱和蒸汽压即是外压时,液体就会沸腾,此时的温度叫做该液体在指定压力下的沸点。纯物质的沸点是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改变的。当外界压力增大时,沸点升高,外界压力降低时,沸点降低。对于纯物质来说,在一定压力下,泡点、露点、沸点均为一个数值。
7什么是潜热?答:单元重量的纯物质在相变(在没有化学反映的条件下,物质发生了相态的改变,称相变。如水结成冰或水汽化成水蒸气等成为相变历程。)历程吸收或放出的热叫潜热。如1公斤水由液态受热酿成水蒸气的历程中所吸收的热叫水的汽化潜热,常用单元为千卡/公斤。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变时温度和压力都是稳定的,否则不能称之为潜热。因此,在说潜热数值时,要说明在什么温度什么压力下,举行何种相变历程。如1公斤水在760毫米汞柱压力,100摄氏度下汽化,汽化潜热为539.6千卡。
相反,在此条件下,水蒸汽冷凝释放出来的热,称为冷凝潜热,数值与上相等。混淆物的潜热可以实测或盘算,其数值的巨细除了和组分的性质有关外,还和组分的含量有关,不是一个牢固的数值。8、什么是显热?答:纯物质在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反映的条件下,因温度的改变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显热。
9什么是回流比答:在精馏历程中,混淆液加热后所发生的蒸汽由塔顶蒸出,进入塔顶冷凝器。蒸汽在此冷凝(或部门冷凝)成液体,将其一部门冷凝液返回塔顶沿塔板下流,这部门液体叫做回流液;将另一部门冷凝液(或未凝蒸汽)从塔顶采出,作为产物。回流比就是回流液量与采出量的重量比,通常以通常以R来表现,即 R=L/D 式中R-回流比L-单元时间内塔顶回流液体量,公斤/小时。
D-单元时间内塔顶采储量,公斤/小时。10、什么是最小回流比?答:在划定的分散精度要求下,即塔顶、塔釜采出的组成一定时,逐渐淘汰回流比,此时所谓的理论板数逐渐增加。当回流比淘汰到某一数值时,所需的理论板数增加至无数多,这个回流比的数值,成为完成该项预定分散任务的最小回流比。
通常操作时的实际回流比取为最小回流比的1.3~2倍。11、什么是全回流?答:在精馏操作中,把停止塔进料、塔釜出料和塔顶出料,将塔顶冷凝液全部作为回流液的操作,成为全回流。
全回流操作,多数用在精馏塔的开车初期,或用在生产不正常时精馏塔的自生循环操作中。12、最适宜回流比是怎样确定的?答:对牢固分散要求的历程来说,当淘汰回流比时,运转用度(主要体现在塔釜加热量和塔顶冷量)将淘汰,所需塔板数将增加,塔的投资用度增大;反之,当增加回流比时,可淘汰塔板数,却增加了运转用度。因此,在设计时应选择一个最适宜的回流比,以使投资用度和经常运转的操作用度之和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小,此时的回流比称之为最适宜回流比。
最适宜回流比取为最小回流比的1.3~2倍。13、什么是精馏塔的压力降?答:所谓精馏塔的压力降,就是平时所说的塔釜和塔顶的压力差。对板式塔来说,塔板压降主要是由三部门组成的,即干板压力降、液层压力降和克服液体外貌张力的压力降。塔釜与塔顶的压力差是全塔每块塔板压力降的总和。
所谓干板压力降,就把精馏塔内上升的气体(或蒸汽)通过没有液体存在的塔板时,所发生的压力降;当气体穿过每层塔板上的液体层时发生的压力降,叫做液层压力降;气体克服液体外貌张力所发生的压力降,叫液体外貌张力压力降。对于牢固的塔来说,在正常操作中,塔压力降主要随上升气体的流速巨细而变化,有履历讲明,塔压力降与气体流速的平方成正比。14、什么是空塔速度?它与孔速有什么关系?答:空塔速度是指单元时间内精馏塔上升蒸汽的体积与塔截面积的比,即塔内上升蒸汽在单元时间内流动的距离。
单元为米3/秒。米2或米/秒。公式为:W=VsAa式中 W—空塔速度,米/秒; Vs—上升蒸汽体积流量,米3/秒; Aa—塔的总截面积,米2。
∵Aa=0.785D2 (D是塔内径,米)∴W=Vs/0.785D2孔速度是指单元时间内通过升气孔道的上升蒸汽的体积与孔道总截面的比,即上升气体穿过升气孔道的流速,单元为米3/秒。米2或米/秒,公式:W孔=Vs/AT 式中:W孔—孔速度,米/秒; AT—升气孔道总截面积,米2。
因为升气孔道总截面积是由塔板开孔率决议的,设开孔率为Φ,则式为:W孔=Vs/0.785D2Φ=W/Φ空塔速度是影响精馏操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已经确定的塔来说,如果在允许的规模内提高空塔速度,则能提高塔的生产能力。当空塔速度提高到一定限度时,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因接触时间过短,而且会发生严重的雾沫夹带,破坏塔的正常操作。
一般是以雾沫夹带量不大于10%来确定空塔速度,称为最大允许速度。当空塔速渡过低时,倒霉于气体穿过孔道,甚至托不住上层塔板的液体,塔板上的液体可以经升气孔倒流至下层塔板,这种现象称之为液体泄漏。泄漏严重时,会降低精馏塔的分散效果,特别是筛板塔、浮阀塔、舌形塔,尤其是这样。
15、什么是塔的开孔面积?开孔率是怎样确定的?答:在精馏塔内流动着从下往上的蒸汽和从上往下的液体,而且它们要同时通过每层塔板。气体通过塔板的通道叫升气孔道,升气孔道的总截面积就是每块塔板的开孔面积。浮阀塔的开孔面积就是所有浮阀孔截面积的总和。开孔截面积的选定,就是凭据生产负荷的巨细和允许蒸汽的速度确定的。
通常所说的开孔率就是选定的开孔面积和空塔总截面积的比值,以Φ表现,即:Φ=AT/Aa×100%式中Φ—开孔率AT—开孔总截面积,米2Aa—空塔总截面积,米2有时为了适应塔中各板或各段差别的气体负荷,设计时可以选用差别的开孔率。开孔率差别,其传质效率也差别。另外,开孔率对塔的处置惩罚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相同塔径中,处置惩罚能力随开孔率的增加而相应的提高;对于同一处置惩罚能力而言,开孔率增加,则塔径可以减小,因此开孔率是设计中的重要指标之一。16、什么是液泛?答:在精馏操作中,下层塔板上的液体涌至上层塔板,破坏了塔的正常操作,这种现象叫做液泛。
液泛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塔内上升蒸汽的速渡过大,凌驾了最大允许速度所造成的。另外在精馏操作中,也经常遇到液体负荷太大,使溢流管内液面上升,以至上下塔板的液体连在一起,破坏了塔的正常操作的现象,这也是液泛的一种形式。以上两种现象都属于液泛,但引起的原因是纷歧样的。
17、什么是雾沫夹带?答:雾沫夹带是指气体自下层塔板带至上层塔板的液体雾滴。在传质历程中,大量雾沫夹带会使不应该上到塔顶的重组分带到产物中,从而降低产物的质量,同时会降低传质历程中的浓度差,只是塔板效率下降。对于给定的塔来说,最大允许的雾沫夹带量就限定了气体的上升速度。
影响雾沫夹带量的因素许多,诸如塔板间距、空塔速度、堰高、液流速度及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同时还必须指出:雾沫夹带量与捕集装置的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影响雾沫夹带量的因素许多,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空塔速度和两块塔板之间的气液分散空间。
对于牢固的塔来说,雾沫夹带量主要随空塔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可是,如果增大塔板间的距离,扩大分散空间,则相应提高空塔速度。18、什么是液体泄漏?答:塔板上的液体从上升气体通道倒流入下层塔板的现象叫泄漏。在精馏操作中,如上升气体所具有的能量不足以穿过塔板上的液层,甚至低于液层所具有的位能,这时就会托不住液体而发生泄漏。
空塔速度越低,泄漏越严重。其效果是使一部门液体在塔板上没有和上升气体接触就流到下层塔板,不应留在液体中的低沸点组分没有蒸出去,致使塔板效率下降。因此,塔板的适宜操作的最低空塔速度是由液体泄漏量所限制的,正常操作中要求塔板的泄漏量不得大于塔板上液体量的10%。泄漏量的巨细,亦是评价塔板性能的特性之一。
筛板、浮阀塔板和舌形塔板在塔内上升气速度小的情况下比力容易发生泄漏。19、什么是操作弹性?答:操作弹性是指上升气体速度的最小允许值(负荷下限)到最大允许值(负荷上限)之间的规模。上升气体速度在此规模变更时,精馏塔能在一定的分散效果下,维持正常的操作。前面已经谈过,精馏塔的负荷上限是以上升蒸汽的雾沫夹带量不凌驾蒸汽流量的10%为限制;负荷下限是以塔板上液体的泄漏量不凌驾液体流量的10%为限制。
一般的说,浮阀塔操作弹性最大,有的试验讲明负荷上限与负荷下限之比可达7~9左右,泡罩塔次之,筛板塔最小。应当注意的是,当上升气体速度变化时,塔板效率要变化,这会引起分散效果发生变化。20、什么是返混现象?答:在有降液管的塔板上,液体横过塔板与气体呈错流状态,液体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降沿着流动的偏向逐渐下降。可是当上升气体在塔板上是液体形成涡流时,浓度高的液体和浓度低的液体就混在一起,破坏了液体沿流动偏向的浓度变化,这种现象较做返混现象。
返混现象能导致分散效果的下降。返混现象的发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停留时间、液体流动情况、流道的长度、塔板的水平度、水力梯度等。21、什么是物料平衡?物料平衡在精馏操作中的意义是什么?答:物料平衡是质量不灭和转换守恒定律在化工上的应用。
对于任何一个生产历程来说,按重量计,物料转化量应为产物生成量和物料损失量之和。通过物料衡算,可以知道原料转化为产物的情况及损失量的巨细,以便寻求改善的途径。
物料衡算对整个历程或历程的某个阶段同样适用;可对到场历程的全部物质举行衡算,也可以对任意组分举行衡算。在操作中随时掌握精馏塔的物料平衡情况对于一个操作工来说是一个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物料平衡掌握欠好,一种是进料多,采出少;另一种是进料少,采出多。
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正常操作,影响产物的质量和数量。因此,为了使精馏塔处于最佳条件下操作,为了提高产物的质量和数量,降低能耗,淘汰加工损失,在实际操作中必须经常举行物料衡算,调整操作。
22、什么是最适宜的进料板位置?答:最适宜的进料板位置就是指在相同的理论板数和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具有最大分散能力的进料板位置或在同一操作条件下所需理论板数最少的进料板位置。在化学工业中,多数精馏塔都设有两个以上的进料板,调治进料板的位置是以进料组分发生变化为依据的。当进料组分中的轻关键组分比正常操作较低时,应将进料板的位置向下移,以增加精馏段的板数,从而提高精馏段的分散能力。反之,进料板的位置向上移,则是为增加提馏段的板数,以提高提馏段的分散能力。
总之,在进料板上进料组分中轻关键组分的含量应该小于精馏段最下一块塔板上的轻关键组分的含量,而大于提馏段最上一块塔板上的轻组分的含量。这样就使进料后不至于破坏塔内各层塔板上的物料组成,从而保持平稳操作。23、什么是塔板效率?答:在精馏塔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传质时间和传质接触面积的限制,不能到达气液平衡状态,即塔板上蒸汽中所含的低沸点组分的浓度较与液相到达平衡时的蒸汽中所含的低沸点组分的浓度要低,因此一块实际塔板的作用总不及一块理论塔板的作用。
从这个观点出发,塔板效率可以表现为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之比。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主要有:(1)气相与液相交流的快慢;(2)塔板上气液相混淆的水平;(3)上升蒸汽夹带液体雾滴进入上层塔板的数量和塔板的液体泄漏量。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又受塔板的设计和部署,操作条件以及所处置惩罚物料的物理性能等影响。
塔板的设计和部署包罗:塔板几何尺寸,塔板间距,溢流堰高度,开孔率,升气孔的排列等。操作条件包罗:上升蒸汽速度,塔板上液体停留的时间,温度和压力等。
处置惩罚物料的物理性能包罗:相对挥发度,蒸汽与液体的粘度和重度,扩散系数和外貌张力等。附带指出,物料的物理性质随塔中操作温度和压力的差别而变化。生产中,选择塔板型式时,塔板应满足如下要求(1)板效率高;(2)生产能力大,即允许的气液相负荷都较高,使尺寸较小的塔能完成较大的生产任务;(3)操作稳定,操作弹性好;(4)经济耐用,消耗钢材少;(5)便于操作和检验。24、什么是填料的当量高度?答:填料的当量高度也叫填料的等板高度。
相当于一层理论板分散水平所需的填料高度,亦可叙述为与一层理论塔板的作用相当的填料高度。25、什么是填料的喷淋密度?答:填料的喷淋密度也叫液体的质量速度。每小时每平方米塔的横截面所喷淋的液体千克质量数。
26、什么是填料层的持液量?答:填料层操作时,在填料清闲中及填料外貌上所积蓄的液量称为持液量,其表现单元为(m3液体/m3塔容积)。持液量可分为两部门:(1)静持液量:当填料塔停止喷淋液体及停止排滴后塔内所积持的液量称为静持量。
净持量只取决于填料的特性和液体的性质,而与液体喷淋量无关。(2)动持量:当填料塔停止喷淋液体后排挤来的液体量称为动持量。
动持量除了与填料及液体特性有关外,还与液体的喷淋密度有关,但在载点以下时,与气速无关。静持量与动持量之和,即为总持液量。27、什么是填料塔?有什么优、缺点?答:填料塔在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属于气液一连接触的传质设备。
塔内的上升蒸汽沿着填料的孔隙由下而上的流动;塔顶留下的液体沿着填料外貌自上而下的流动。气液两相间的物质与热的通报,是借助于在填料外貌上形成较薄的液膜外貌举行的。
填料塔突出的优点是:流体流动的阻力小,结构简朴,钢材用量少,造价低,安装检验利便,填料便于用耐腐蚀的质料制成。28、在使用填料时都有哪些要求?答:首先,由于填料和塔壁之间的漏洞较填料层中间的漏洞为大,故液体容易向塔壁流动而影响传质效果,通常称这为边壁效应。已往认为,填料直径越大,边壁效应越严重。
一般填料塔要求塔径D与填料直径d之比大于10:1。对于高塔而言,则边壁效应更为严重,因此,常用分段填装或用液体再漫衍起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般情况下,填料装填的高度H与填料塔径之比为2~6是较为适宜。其次,对填料的排序也有要求。当D/d大于8时,填料最好接纳整齐排放。
当填料乱堆时,设备内应先加水,然后把填料放到水中,以免破碎造成堵塞,填料装完后,再把水放掉。第三,当填料塔停车后,应检查填料的破损和污染情况,并决议清洗或更换。29、浮阀塔板的结构是怎样的?是怎样事情的?答:浮阀塔是我国近十余年来广为使用的一种新型企业传质设备。现在它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中,并取得了令人满足的效果。
浮阀塔的结构较为简朴,主要结构有受液盘,降液管,溢流堰,浮阀和塔板。30、浮阀塔板有哪些优缺点?答:浮阀塔板的性能兼有泡罩塔板与多孔塔板的优点,并革新了它们的缺点。
泡罩塔板由于齿缝开度是牢固的,因此其对蒸汽负荷变更的适应性能欠好。汽速小时,气液接触欠好,气速大时,又易使蒸汽吹开液体。多孔塔板虽然结构简朴,处置惩罚能力大,但操作弹性比力小,对于浮阀塔来说,阀片的开度则随汽速而变。
低气速时,阀片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落下,以淘汰泄漏。所以,浮阀塔的效率较高,操作弹性大,能较好的适应进料量的变化,有实验讲明,其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的比可到达7~9左右。浮阀塔结构简朴,自由截面积较大,造价比泡罩塔降低12~15%,处置惩罚能力比泡罩塔板提高20~40%左右。
由于浮阀塔板的蒸汽是水平吹入液层,因此,气液搅动较好,雾沫夹带小,接触时间长,传质效果好,其效率比泡罩塔板药膏15%。浮阀塔板的主要缺点是蒸汽沿上升蒸汽气孔的周边喷出,仍然有液体的逆向混淆,因而会降低传质效率。
另外,阀片容易被卡住、锈住或粘住,影响开启。31、塔高、塔径对产量和质量有什么影响?答:塔径主要影响生产能力,塔高主要影响产物纯度。塔径与生产能力的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说明。D=(v/0.785w)1/2式中 D----塔的直径, 米; v----塔内蒸汽的体积流量, 米3/秒w----空塔流速, 米/秒。
对一定的塔来说,空塔流速是有一定限制的。在一定的空塔速度下,塔内蒸汽的体积流量越大,则需要的塔径越大;同理,塔径越大,则允许的塔内蒸汽负荷越大,即生产能力越大,因此塔径是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塔的高度,在板效率和板间距确定的情况下,决议与实际塔板数。而实际塔板数又是由最小理论塔板数决议的。
最小理论塔板数愈多,而实际塔板数也愈多。塔径、塔高对生产的影响是辩证地,不行截然离开的。例如,增加塔高,则可淘汰回流比,从而提高生产能力;而增加塔径,则可加大回流比,到达降低塔高的目的。
32、精馏操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除了设备问题以外,精馏操作历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塔的温度和压力(包罗塔顶、塔釜和某些有特殊意义的塔板);进料状态;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温度;塔内上升蒸汽速度和蒸发釜的加热量;回流量;塔顶冷剂量;塔顶采出量和塔底采出量。塔的操作就是根据塔顶和塔底产物的组成要求来对这几个影响因素举行调治。33、精馏塔操作压力的变化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塔的设计和操作都是基于一定的压力下举行的,因此一般的精馏塔总是先要保持压力的恒定。塔压颠簸对塔的操作将发生如下的影响。
(1) 响产物质量和物料平衡改变操作压力,将使每块塔板上的气液相平衡的组成发生改变。压力升高,则气相中的重组份淘汰,相应的提高了气相中的轻组分的浓度;液相中的轻组分含量增加,同时也改变了气液相的重量比,使液相量增加,气相量淘汰。
总的效果是:塔顶馏分中的轻组分浓度增加,但数量却相对淘汰;釜液中的轻组分浓度增加,釜液量增加。同理,压力降低,塔顶馏份的数量增加,轻组分浓度降低;釜液量淘汰,轻组分浓度淘汰。正常操作中应保持恒定的压力,但若操作不正常,引起塔顶产物中重组分浓度增加时,则可接纳适当升高操作压力的措施,使产物质量及格,但此时液相中轻组分的损失增加。
(2) 变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压力增加,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降低,分散效率下降,反之亦然。(3)改变塔的生产能力压力增加,组分的重度增大,塔的处置惩罚能力增大。
(4)塔压的颠簸这将引起温度和组成间对应关系的杂乱。我们在操作中经常以温度作为权衡产物质量的间接尺度,但这只有在塔压恒定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当塔压改变时,混淆物的露点、泡点发生改变,引起全塔的温度漫衍发生改变,温度和产物质量的对应关系也将发生改变。从以上分析来看,改变操作压力,将改变整个塔的事情状况,因此在正常操作中应维持恒定的压力,只有在塔的正常操作受到破坏时,才可以凭据上述分析,在工艺指标允许的规模内,对塔的压力举行适当的调整。
应当指出,在精馏操作历程中,进料量、进料组成和进料温度的改变,塔釜加热蒸汽量的改变、回流量、回流温度、塔顶冷剂量的改变以及塔板的堵塞等,都有可能引起塔压的颠簸,此时我们应先分析塔压颠簸的原因,实时处置惩罚,使操作恢复正常。34、进料状态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进料情况有五种(1)冷进料;(2)泡点进料;(3)气液混淆进料;(4)饱和蒸汽进料;(5)过热蒸汽进料。
为了便于分析,令 每公斤分子进料液体酿成饱和蒸所需热量 δ= 每公斤分子进料的汽化潜热从上式可以看出:冷进料时δ>1,泡点进料时δ=1,气液混淆进料时0<δ<1,饱和蒸汽进料时δ=0,过热蒸汽进料时δ<0。当进料状况发生变化(回流比、塔顶馏出物的组成为划定值)时,δ值也将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到提馏段回流量的改变,从而使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改变,进料板的位置也随之改变,δ线位置的改变,将引起理论塔板数和精馏段、提馏段塔板数分配的改变。
对于牢固进料状况的某个塔来说,进料状况的改变,将会影响到产物质量及损失情况的改变。例如,某塔应为泡点进料,当改为冷液进料时,则精馏段塔板数过多,提馏段塔板数不足,效果是塔顶产物质量可能提高,而釜液中的轻组分的蒸出则不完全。若改为气液混淆进料或者饱和蒸汽、过饱和蒸汽进料,则精馏段的塔板数不足,提馏段的塔板数过多,其效果是塔顶产物种重组分含量凌驾划定,釜液中轻组分含量比划定值低,同时增加了塔顶冷剂的消耗量,淘汰了塔釜的热剂消耗。生产中多用泡点进料,此时,精馏段、提馏段上升蒸气的流量相等,故塔径也一样,设计盘算也比力利便。
35、进料量的巨细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进料量的巨细对精馏操作的影响可分为下述两种情况来讨论。(1)进料量变更规模不凌驾塔顶冷凝器和加热釜的负荷规模时,只要调治实时恰当,对顶温和釜温不会有显著的影响,而只影响塔内上升蒸汽速度的变化。
进料量增加,蒸汽上升的速度增加,一般对传质是有利的,在蒸汽上升速度靠近液泛速度时,传质效果为最好。若进料量再增加,蒸汽上升速度凌驾液泛速度时,则严重的雾沫夹带会破坏塔的正常操作。进料量淘汰,蒸汽上升速度降低,对传质是倒霉的,蒸汽速度降低容易造成漏液,降低精馏效果。
因此,低负荷操作时,可适当的增大回流比,提高塔内上升蒸汽的速度,以提高传质效果。应该说明,上述结论是以进料量发生变更时,塔顶冷剂量或釜温热剂量均能作相应的调整为前提的。(2)进料的变更规模超出了塔顶冷凝器或加热釜的负荷规模,此时,不仅塔内上升蒸汽的速度改变而且塔顶温度、塔釜温度也会相应的改变,致使塔板上的气液相平衡组成改变,塔顶和塔釜馏分的组成改变。
例如,液相进料时,若进料量过大,则引起提馏段的回流也很快增加,在热剂不够的前提下,将引起提馏段温度降低,釜温中轻组分浓度增大,釜液的流量增大,这同时也会引起上升蒸汽中轻组分量增加,致使全塔温度下降,顶部馏出物中的轻组分纯度提高。当气液两相混淆进料时,若进料量突然增加过快,将使精馏段内蒸汽量突然增加,同时使提馏段内回流液量也突然增加,在冷剂、热剂不够的前提下,前者是精馏段的温度上升,后者是提馏段的温度下降;前者引起塔顶馏分中重组份浓度增加,使产物质量不及格,后者引起塔釜馏份中轻组分的浓度增加,损失加大。当全部为气相进料,进料量突然增加过大时,首先应想到是精馏段内上升蒸汽的量突然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塔顶的气相馏出物量增加,回流比减小,塔顶温度上升,提馏段的温度上升。
前者使塔顶产物中重组分含量增加,塔内回流液体中中组份含量也增加;后者使塔底产物中重组份的浓度增加。综上所述,不管进料状况如何,进料量过大的颠簸,将会破坏塔内正常的物料平衡和工艺条件,造成塔顶、塔釜产物质量不及格或者物料损失增加。因此,应只管使进料量保持平衡,纵然在需要调治时,也应该缓慢举行。36、进料组成的变化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进料组成的变化,直接影响精馏操作,当进料中重组分的浓度增加时,精馏段的负荷增加。
对于牢固了精馏段板数的塔来说,将造成重组份带到塔顶,使塔顶产物质量不及格。若进料中的轻组分的浓度增加时,提馏段的负荷增加。对于牢固了提馏段塔板数的塔来说,将造成提馏段的轻组分蒸出不完全,釜液中轻组分的损失加大。
同时,进料组成的变化还将引起全塔物料平衡和工艺条件的变化。组份变轻,则塔顶馏分增加,釜液排挤量淘汰。
同时,全塔温度下降,塔压升高。组份变重,情况相反。进料组成变化时,可接纳如下措施。
(1)革新料口。组份变重时,进料口往下改;组份变轻时,进料口往上改。(2)改变回流比。
组份变重时,加大回流比;组份变轻时,淘汰回流比。(3)调治冷剂和热剂量。凭据组成变更的情况,相应地调治塔顶冷剂和塔釜热剂量,维持顶、釜的产物质量稳定。
漫衍器37、进料温度的变化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进料温度的变化对精馏操作的影响是很大的。总的来讲,进料温度降低,将增加塔底蒸发釜的热负荷,淘汰塔顶冷凝器的冷负荷。
进料温度升高,则增加塔顶冷凝器的冷负荷,淘汰塔底蒸发釜的热负荷。当进料温度的变化幅渡过大时,通常会影响整个塔身的温度,从而改变气液平衡组成。
例如:进料温渡过低,塔釜加热蒸汽量没有富余的情况下,将会使塔底馏份中轻组份含量增加。进料温度的改变,意味着进料状态的改变,尔后者的改变将影响精馏段、提馏段负荷的改变。因此,进料温度是影响精馏塔操作的重要因素之一。38、塔内上升蒸汽的速度和蒸发釜加热量的颠簸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塔内上升蒸汽的速度的巨细,直接影响着传质效果。
板式塔(例如泡罩塔)内上升蒸汽是通过泡罩的齿缝已鼓泡的形式与液体举行热量和质量交流的,一般的说,塔内最大的蒸汽上升的速度应比液泛的速度小一些。工艺上常选择最大允许速度为液泛速度的80%。速渡过低会使塔板效率显著下降。
影响塔内上升蒸汽速度的主要因素是蒸发釜的加热量。在釜温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加热量增加,塔内上升蒸汽的速度加大;加热量淘汰,塔内上升蒸汽的速度减小。
应该注意,加热量的调治规模过大、过猛,有可能造成液泛或漏液。39、回流比的巨细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操作中改变回流比的巨细,以满足产物的质量要求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当塔顶馏份重组份含量增加时,常接纳加大回流的方法将重组份压下去,以使产物质量及格。
当精馏段的轻组份下到提馏段造成塔下部温度降低时,可以用适当淘汰回流比的方法以使釜温度提起来。增加回流比,对从塔顶获得产物的精馏塔来说,可以提高产物质量,可是却要降低塔的生产能力,增加水、电、气的消耗。回流比过大,将会造成塔内物料的循环量过大,甚至能导致液泛,破坏塔的正常操作。40、塔顶冷剂量的巨细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对接纳内回流操作的塔(例如冷凝蒸出塔),其冷剂量的巨细,对精馏操作的影响是比力显著的;同时,也是影响回流量颠簸的主要因素。
内回流塔的回流量是靠塔顶冷凝器的负荷来调治的。当冷剂量无相变时,冷凝器的负荷主要有冷剂量进入的几多来调治。如果操作中冷剂量淘汰,塔顶温度升高,从而流量淘汰,塔顶温度升高,塔顶产物中重组份的含量增加,纯度下降;如冷剂量增加,情况正相反。
当冷剂有相变时,即液体冷剂蒸发吸热,在冷剂量充实的情况下,调治冷剂蒸发压力崎岖所带来的回流量变化,将更为敏捷。对于外回流的塔,同样会由于冷剂量的颠簸,在差别水平上影响精馏塔的操作。例如,冷剂量的淘汰,将使冷凝器的作用变差,冷凝液量淘汰,而在塔顶产物的液相采出量作定值调治时,回流量势必淘汰。
如果冷凝器另有过冷作用(即通常所说的冷凝冷却器)时,则冷剂量的淘汰,还会引起回流液温度的升高。这些都市使精馏塔的顶温升高,塔顶产物中重组份含量增多,质量下降。41、塔顶采出量的巨细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精馏塔塔顶采出量的巨细和该塔进料量的巨细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进料量增加,采出量应增大。采出量只有随进料量变化时,才气保持塔内牢固的回流比,维持塔的正常操作,否则将会破坏塔内的气液平衡。
例如,当进料量稳定时,若塔顶采出量增大,则回流比势必淘汰,引起各板上的回流液量淘汰,气液接触欠好,传质效率下降;同时操作压力也下降,各板上的气液相组成发生变化。效果是重组份背带到塔顶,塔顶产物的质量不及格。在强制回流的操作中,如果进料量稳定,塔顶采出量突然增大,则易造成回流液贮槽抽闲。回流液一中断,顶温就升高,这同样也会影响塔顶产物的质量下降。
如果进料量加大,但塔顶采出量稳定,其结果是回流比增大,塔内物料增多,上升蒸汽速度增大,塔顶与塔釜的压差增大,严重时会引起液泛。42、塔底采出量的巨细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塔釜保持稳定的液面,是维持釜温恒定的首要条件。塔釜液面的变化,又主要决议于塔底采出量的巨细。当塔底采出量过大时,会造成塔釜液面降低或抽闲。
这将是通过蒸发釜的釜液循环量淘汰,从而导致传热欠好,轻组分蒸不出去,塔顶、塔釜的产物均不及格。如果是使用列管式蒸发釜,由于循环液量太大,使釜液经由上半部列管时形成过热蒸汽,体现为挥发管的气体温度较高,而釜温却较低。如果塔底采出量过小,将会造成塔釜液面过高,增加了釜液循环阻力,同样造成传热欠好,釜温下降。
另外,维持一定的釜液面还起着液封的作用,以确保宁静生产。43、塔的安装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答:差别的物料和差别的工艺历程,对塔设备提出的要求是差别的。
可是,一般总希望塔设备的分散能力高,生产能力大,操作稳定。对于一个定型的塔设备来说,由于安装上有问题,就可能会达不到以上的要求。如塔身、塔板、溢流口等,在安装时若不切合要求,都有可能对精馏操作带来影响。(1)塔身 塔身要求垂直,一般的倾斜度不能凌驾千分之一,否则将会在塔板上造成死区,对于小直径的精馏塔来说,如果塔板的安装是先分节安装,然后再组装的话,则塔身的不垂直将直接影响全塔的所有塔板的水平度,使塔的效率降低。
(2)塔板 塔板要求水平,其水平度用水平仪测定不能凌驾±2毫米。如果塔板不水平,将造成板面上的液层高度不均,塔内上升蒸汽易从液层高度较小的浅处穿过,从而降低塔板的效率。
(3)溢流口 溢流口与下层塔板的距离,用凭据生产能力和下层塔板的溢流堰的高度而定。但必须满足溢流口插入受液盘的液体中,以封住上升蒸汽。如果溢流口与下层塔板的距离太近,则可能造成上层塔板的回流也不能顺利流入下层塔板,使上层塔板的液层增高,下层塔板的压力增大,严重时造成液泛。溢流口过高,凌驾溢流堰的高度时,上升的蒸汽“走短路”,从溢流管直接上升到上层塔板,起不到液封作用,影响塔板效率。
安装时,对于种种详细的塔板类型都有差别水平的要求,如果不按要求去安装,将可能使塔的生产效率大大下降。44、填料塔在操作上有什么要求?答:填料塔的操作中,蒸汽速度的巨细,对传质效率有直接的影响。气速小时,接触面仅限于填料的外貌,传质效率不高,随气速的增加,传质效率有所提高,但当气速凌驾了最大允许速度时,将会发生液泛现象,这就是操作中不允许的。
喷淋密度的巨细对填料塔的精馏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当喷淋密度很小时,填料外貌则不能完全被液体所湿润,使精馏效率下降;当喷淋密渡过大时,液体又会不经由填料外貌而沿塔壁流下,这种现象更为严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壁流或漏液现象,会使精馏效率更低。
45、精馏塔的操作应该掌握好哪三个平衡?答:精馏塔的操作应该掌握好以下三个平衡:(1)物料平衡体现了塔的生产能力,它主要是靠进料量和塔顶、塔底采储量来调治。当塔的操作不切合总的物料平衡式时,这可以从塔压差的变化上看出,进得多,取得少,则塔压差上升。对于一个牢固的精馏塔来说,塔压差应该在一定规模内。
塔压差过大,说明塔内上升的蒸汽速渡过快,雾沫夹带严重,甚至发生液泛,破坏塔的正常操作;塔压差过小,讲明塔内上升蒸汽的速渡过小,塔板上的气液湍动的水平过低、传质效果差,使塔板发生漏液,降低塔板效率。如果精馏塔不切合对某组分的物料平衡式时,将有两种体现:A、轻组分的采出量凌驾了物料平衡的量,在这种情况下,将使塔内的物料组成变重,全塔的温度逐步升高,塔顶馏分中重组份的浓度增加,以致使质量不及格。B、另一种情况是重组份的采出量凌驾了物料平衡的量,全塔的物料组成将随着操作的举行而逐渐变轻,塔身温度下降,特别是釜温显着下降,釜液中轻组分的浓度增加。由此可见,物料平衡掌握欠好,将使整个塔的操作处于杂乱状况,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另外,如果正常的物料平衡受到破坏,那么,气液相平衡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随之而来的热量平衡也得重新调整。所以物料平衡是塔操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气液平衡主要体现了产物的质量和损失情况。它是靠调治塔的操作条件(温度、压力)及塔板上气液接触的情况来到达的。因为,只有在温度、压力牢固时,才气确定气液平衡组成。精馏塔的操作温度和压力是凭据塔的分散任务(即关键组分的分散浓度)决议的。
当温度、压力发生变化时,气液平衡所决议的组成就发生了变化,产物的质量或损失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可是,气液相平衡的组成又是靠在每块塔板上的气液相互接触举行传质和传热而实现的。这就是说,气液相平衡和物料平衡密切相关。
物料平衡掌握的好,塔内上升蒸汽的速度合适,气液接触好,则传质效率高,每块板上的气液组成就愈靠近于平衡组成,也就是常说的板效率高,反之亦然。固然,温度、压力也会随着物料平衡的改变而变化。
总之,汽液平衡的组成与物料平衡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反过来,温度、压力的改变又可造成塔板上气相和液相相对量的改变,从而破坏原来的物料平衡。例如,釜温低于划定值,会使塔板上的液相量增加,蒸汽量淘汰,釜液量增加,顶部产物量淘汰;当顶温高于划定值时,就会使塔板上的气相量增加,液相量淘汰,顶部产物量增加,釜液量淘汰。
这些都市破坏原来的物料平衡。(3)热量平衡是物料平衡和气液相平衡得以实现的基础。没有塔釜供热就没有上升蒸汽,没有塔顶冷凝就没有回流液,整个精馏历程就无法实现。而热量平衡又是依附于物料平衡和气液相平衡的。
例如,进料量或组成发生了改变,则塔釜耗热量和塔顶冷剂量均应作相应的改变。塔的操作压力、温度发生了改变(即气液平衡组成改变),则每块板上气相冷凝的放热量和液体气化的吸收热量也会发生改变。例如,加热釜的供热不够,就会造成塔釜温度达不到划定值,致使:①物料平衡破坏,釜液排挤量增多,塔顶馏出量淘汰,对塔顶获得产物的工艺历程来说,塔的生产能力下降;②气液平衡破坏,塔内上升蒸气量淘汰,气液接触变差,传质效率下降,同时气相中重组份含量淘汰,液相中轻组分含量增加,釜液中轻组分损失加大。由以上分析可知:掌握好物料平衡、汽液平衡、热量平衡是精馏操作的关键所在。
这三个平衡是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操作中通常以物料平衡的变化为主,相应地调治热量平衡去到达气液相平衡的目的。精馏动态图46、精馏操作中影响塔压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该如何调治?答:影响塔压变化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塔顶温度;塔釜温度;进料组成;进料流量;回流量;冷剂量;冷剂压力等的变化以及仪表故障、设备和管道的冻堵,都可以引起塔压的变化。在生产中,当以上因素变化引起塔压变化时,控制塔压的调治机构就会自动行动,使塔压恢复正常。当塔压发生变化时,首先要判断引起变化的原因,而不要简朴地只从调治上使塔的压力恢复正常,要从基础上消除变化的原因,才气不破坏塔的正常操作。
例如:当冷剂量不足或塔顶冷凝其设备泛起故障时引起塔压升高时,若不接纳正常的处置惩罚方法,而只是加大塔顶采出量来恢复正常的塔压,就有可能使重组份带到精馏段,造成塔顶产物质量不及格。又如,釜温过低引起塔压降低时,若不提釜温,而单靠淘汰塔顶采出量来恢复正常塔压,将造成釜液中轻组分大量增加。当釜温突然升高,引起塔压上升时,重要的是恢复塔釜正常的温度,而不是单靠增加冷剂量和加大塔顶采出量来降低塔压;否则将容易发生液泛,破坏塔的正常操作。由于设备原因而影响了塔压的正常调治时,应当思量改变其他操作因素以维持生产,严重时则要停工检验。
47、在精馏操作中如何调整进料口的位置?答:通常,精馏塔进料口有三个,安装在塔的差别高度上。生产中应凭据详细情况,选择适当的进料口,须要时还需举行调整。
根据最佳进料板位置的寄义可知,对进料温度在泡点或靠近泡点时进料的精馏塔,进料口的选择是依据进料的组成与进料板的组成相一致而决议的。一般说来,当被分散混淆物中易挥发组份增多时,就选用位置较高的进料口,进料状态改变时也相应地调整进料口,进料温度降低时,用位置较高的进料口;反之,用位置较低的进料口。48、对接纳强制回流的精馏塔,回流突然中断是什么原因?怎样处置惩罚?答:回流突然中断的原因可能是:(1)、回流液泵的电机跳闸;(2)、回流液贮槽内的物料抽闲;(3)、回流液泵不上量;(4)、对低沸点的回流液,因温渡过高或泵的输出量过小,物料在泵内气化而不上量。
应凭据引起回流中断的原因,接纳相应的措施处置惩罚。如果故障不能在短时间内清除,则应按暂时停车处置惩罚。
49、精馏操作中泛起液泛现象如那边理?答:精馏操作中泛起液泛现象时,正常的操作要受到破坏,这时要分析发生液泛的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置惩罚。若是设备问题引起的,应该停车检验;若是操作不妥,釜温突然上升引起的,则应停止或淘汰进料量,稍降釜温,停止塔顶采出,举行全回流操作,使带到塔顶去的难挥发组份逐步地流到塔釜。当生产不允许停止进料时,可将釜温控制在稍低于正常的操作温度下,加大塔顶的采出量,减小回流比,当塔压降至正常值后,再将操作条件恢复正常。
这种操作只能保证产物的数量,而不能保证产物的质量。浮阀结构50、控制精馏塔的釜液面有什么意义?答:塔釜液面的稳定是保证精馏塔的平稳操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只有塔釜液面稳定时,才气保证塔釜传热稳定以及由此决议的塔釜温度、塔内的上升蒸汽流量、塔釜液组成稳定等的稳定,从而确保塔的正常生产。釜液面的调治,多数是用釜液的清除量来控制的。釜液面增高,排挤量增大,釜液面降低,排挤量淘汰。
也有用加热釜的热剂量来控制釜液面的,釜液面增高,热剂量加大。可是只知道这些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相识影响釜液面变化的原因,才气有针对性的举行处置惩罚。
影响釜液面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釜液组成的变化 在压力稳定的前提下,降低釜温,就改变了塔底的气液平衡组成,加大了釜液量和釜液中轻组份的含量。
在釜液采出稳定的情况下,将使釜液面增高。发生这种现象时,应首先恢复正常的釜温,否则,会造成大量的轻组份损失。(2)、进料组成的变化 当进料中重组份含量增加时,凭据物料衡算,釜液量将增加,此时应相应的加大釜液的排挤量,否则釜液面会升高。
如果保持正常的釜液排挤量而用升高釜温的方法去维持正常的釜液面,那么将会使重组份带到塔顶,造成塔顶产物的质量下降。(3)、进料量的变化 进料量增大,釜液排挤量应相应地加大,否则釜液面会升高。(4)、调治机构失灵 调治机构失灵时,应该自动调治为手动调治,同时联系检验。
(5)、在开车初期时,由于塔板上液体较少,还没有处于良好的气液接触状态,大量的轻组份容易进入塔釜,其被塔釜气化的量一时还满足不了塔内热量的要求。因此,对于刚开车的塔,应在进料之前,对加热釜先适当预热,在塔釜见液面后就要适量供热,否则将会使釜温不易提起,使釜液面过高,釜液排挤量增大,以至釜液中轻组份的损失增大。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APP下载官方网站-www.asmtips.com
Sweep WeChat yards pay attention to us
24-hour hotline0935-341827937
The mobile phone15275331404
Copyright © 2021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Gu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ICP备21021884号-5